平凡的一週,又是簡單地煮幾味的時候。小的經常主將老伴帶飯上班,既然都是煮,多弄些飯菜留待明日中午吃既乎合經濟效益,更是健康生活的好選擇。中環午飯時間總擠得水洩不通,大熱天時穿著西裝往室外跑又是另一煎熬,何不留在辦公室舒舒服服地享受一個愛心飯盒?
然而男生們都鮮有帶飯的,特別是從事銷售的人員。為了不使自己變得另類,老伴一直婉拒。及至許多步入中年的同事們都講夠健康,紛紛提倡帶飯,甚至連那位不覊放縱的嗜酒高級上司都帶起飯來,老伴的信念開始動搖:帶飯不一定代表寒酸,這反而是健康生活的新指標。
都市人工作壓力龐大,睡眠時間少加上經常外出應酬,隨年月累積好容易引發三高等問題。老伴的中央肥胖則更見危機,終於在某年某日他居然妥協,接受小的之提意。當然那非屬每日慣常的模式,卻是千載難逢偶然地有著老伴喜歡的餸菜,款式又適合攜帶,而且第二天他毋須跑到別的地方上堂、開會、公司聚餐、客戶飯局、等等、等等⋯⋯
這一日天時地利、排除萬難,老伴宣告第二天批准帶飯,於是小的滿心歡喜,專誠弄彵最鐘意的菜式。幸好一直以來老伴對吃的要求都非常簡單,毋須甚麼山珍海味,卻尤愛即食、預製品等垃圾食物。據說他如今愈來愈會吃,甚麼海膽、生蠔、刺身、鵝肝,全部都是從餵食饞嘴的小的感染而來的。
雖然老伴喜愛餐肉、火腿與香腸,不過這卻完全違背了健康的宗指,於是小的便著手製作另一受歡迎的家常便菜。
老伴一向喜歡吃肉餅,平日下午都經常點選肉餅飯。婆家也會因應老伴的喜好製作,雖然花一大翻功夫說是親手自刴的鮮豬肉,然而弄出來卻是每次都非常難食。梅菜太鹹、肉餅其乾,入口是寡苦鹹的一團結實硬塊。坦白說婆家的肉餅是小的所吃過最難食的出品。這非為偏見,因老伴亦深有同感。在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以後,連老伴也忍不住暗地發表:「為甚麼老媽的肉餅可以煮得這麼難食?」
小的以為是婆婆一向製作魔鬼菜式,姑姑出手將會有所不同。可是當小的術後抱恙未能煮飯的時候,姑姑親來為小的倆弄晚餐,那客土魷蒸肉餅同樣糟殃。老伴大叫:「那是甚麼來的?超難食!」幸好當時人並不在場,而小的也非常感激姑姑的一番心意。(按:姑姑煮的其它菜式甚有水準。)自此,小的推斷出難吃的肉餅屬於家族承傳。而老媽之廚藝一向頂瓜瓜,肉餅嘛!只是嬰兒班的碎料。
眾多的肉餅,老伴最喜歡馬蹄蒸,馬蹄爽口清甜,與肉餅配搭起來既富口感,又顯滋味。至於梅菜太鹹,土魷則有點靱,香菇亦嫌有些膩。誰說老伴不會吃?
馬蹄蒸肉餅不難,批馬蹄卻最煩。在街市買來馬蹄與攪碎豬肉,將馬蹄去皮切粒,與豬肉碎絆混調味。為甚麼不買豬肉回來親自刴碎?口感會更好呀!嘥氣!小的以攪碎豬肉,弄出來的效果同樣好。
蒸好了肉餅,在飯盒裡加兩條菜心作點綴。雖云隔夜菜不好,兩條應該不會有很大問題。尚嫌這太寡?小的還製作了撚手的鮮茄煮牛肉。用了黑蒜油弄出來深褐色的,賣相不佳卻勝在味道還挺不錯。
細心地將飯盒排得美美的,簡單的家常便飯,希望明天老伴開飯時不感失禮。
好老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