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Coffee Art多一次機會


話說小的曾經試過新都城商場的Coffee Art,對其服務態度與食物質素均有負面的評價。然而自己不喜歡屬一回事,行過路過卻總見餐廳人頭湧湧。難道之前只是一次特殊的不愉快體驗,Coffee Art其實有著更多的迷人之處?


結果在一個閒日的午市,區內的商場沒甚麼好揀,自己又忽然間想食西餐,於是決定給Coffee Art多一次機會。是日並非週末假期,餐廳會否有較出色的表現?


午飯時段,Coffee Art其門如市坐無虛席,幸而小的抵達之時間尚早,仍可找到僅有的二人檯。Coffee Art面積其實非常陝小,廚房佔據了部份的空間,餐廳的中央還置了一個碩大的開放式吧檯,另一邊則規劃出一個以透明玻璃間格的工作坊,想來是用以舉辦廚藝學堂。只是這段日子以來,小的從未見過那荒癈了的工作坊開燈作業。廚房、吧檯與工作坊霸了相當位置,剩下來給擺放檯椅的空間便相對窄小,而且這樣劃積更把餐廳的座位散佈得七零八落,絕不歸一。或許這才是Coffee Art之匠心獨韻,入門開放的空間放置一張大型的長方桌,模疑著Starbuck的氛圍,使一眾的咖啡客可以買杯咖啡,然後便與大眾一起擠在席上各自修行。至於內進靠落地玻璃處的一邊則設有密密麻麻的二人或四人小方桌,另一端便屬於快餐店一人餐式靠玻璃牆而裝上的一懸空橫檯,食客可一邊進食,一邊欣賞街外「豐富」的馬路景。


安坐以後,小的與隔離檯就只有一隻手掌的距離,這一刻自己不由自主地想起情人節特式西餐的境況。到底小的是在買弄時尚優雅的咖啡餐廳,還是置身地痞港式茶餐廳?座位之舒適度在小的而言其實沒有太大關係,只要食物出色、價錢合理,後二者便觸以打動小的。


餐廳之主食沒有變改,不過閒日午市則多了套餐的選擇。友人㨂了主餐牌的石斑魚柳南瓜忌簾汁意大利飯,小的則從午市精選裡點了一客煙三文魚蟹籽忌簾汁意大利粉,並配以黑松露醬粗薯條。


小的所點的午餐率先出場,根據小的對美食之經驗,純觀賣相已覺得出品麻麻地(照片的效果遠比真實圖為佳)。幾片被醬汁濛糊了煙三文魚,上面則是一小束的蟹籽,碟子雖大,中空放置食物的部份卻小得可憐。在陽光反射下以為醬汁豐富,不好意思,忌簾汁其實就只得面面反光的一丁點,搞絆過後醬汁完全不夠包裹意粉。


餐牌中經常推介餐廳自家製的手打意粉,小的第一次試過她們的薯仔粉是麵粉多過薯仔,又粗又硬非常難食。這次的意粉居然也不遑多讓,是較粗身的圓筒形,粉頭鞋、硬、寡、木兼且鬆散。要麼是Coffee Art的手打意粉強差人意,要不便是餐廳入貨為最低等的劣質食材。而這樣的低質素同樣反映於煙三文魚及蟹籽身上。


坦白說,這真是小的有史以來在街吃過最難食的意粉,彷彿就在啃著飛機上的兒童餐,水準連一般茶記的出品也不如。雖則菜式難食,小的卻甚有衣食,唯有狂落辣椒仔為意粉加點滋潤。



朋友的意大利飯依舊乏善可陳,南瓜有一種腥羯味,處理不好會影響食物的身價,而廚師則完全地把缺點無限擴大。甚至連那肯定不是石斑的龍脷魚柳小的也自問煎得好過它,至少自己會放多些鹽與黑椒僻走濃郁的雪藏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