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多倫多 - Day 6 Quebec City 滋味西餐

艾雲細心周到,要知咱們今晚將分開吃飯,她特意介紹了一家在酒店附府的餐廳。本來小的倆也打算在此晚膳,然而倆小口子不斷地行行走走,從山頂一路走到山腳,這時候咱們沒理由再千辛萬苦地跑回山頂,而且還不知餐廳是否有位。


於是小的倆沿路而走,山腳的平路位置屬主要的旅遊轄心地帶,餐廳店舖林立。咱們憑感覺研究了幾家門面吸引的餐廳。雖然在週中,但由於Quebec City是個遊客區,晚上依然人流興旺,餐廳食肆都其門如市。結果咱們也跟著人潮選擇了一家時尚高貴的西餐廳。在這晚市時段BOULAY的門口排著數位食客,幸好毋須等候許久,咱們便順利入座。


莫以為門口細細,這家BOULAY原來深不見底,除了中間碩大的廳堂,裡面還別有洞天,無限探進,可容納過百人。在這麼大的面積底下餐廳依然高朋滿座,小的對BOULAY頓然信心大增,咱們該沒有揀錯了!



細意瀏覽餐牌,怎麼全部法文?幸好在主項下面的細字註釋裡有英文翻繹。菜式的價目大概在二百元開外,稅前索價相當合理。小的一向喜歡吃前菜小吃多於主食,於是咱們揀了客帶子沙律與及Cappuccino洋葱湯。



一客帶子沙律出場完全地超乎想像,在碩大的圓碟之中竟是滿佈青草翠綠,然而這一遍碧翠並非原於沙律菜,卻是屬於醬汁的顏色。這一客帶子沙拉捨棄傳統的蔬菜,反而用上了許多的果仁。是故食物的每一啖都覺口感獨特,而那翠綠的醬汁亦是清新爽快,配合食材冰涼的溫度,吃著吃著簡直讓人喚然一新,開胃醒神。


然而高處未算高,接著出場的Cappuccino洋葱湯才叫驚為天人。何解洋葱湯取名Cappuccino?原來這客出品的表面有著一層以忌簾與洋葱湯汁打出來的泡沫。可惜小的一向不愛泡泡,看著這蝦肉色的一層,說的好聽點是似千島醬,但較實際的反映其實更像嘔吐物。小的有點不是味兒,故由老伴先嚐一嚐洋葱湯的滋味。當老伴一匙入口,他立即雙眼放光,大讚非常美味。小的撥開雲霧,讓泡泡與湯汁融匯,之後再細味品嚐。味道果然是香濃吸引,芝士與奶油完全地融化於洋葱湯裡,二者相得益彰,精彩紛呈。至於鍋面的一片類似油炸鬼的東東原來是豐味十足的芝士片,與主品配搭營造更多樣的口感與層次。莫是誇張,這滋味實屬老伴與小的品嚐過最出色的洋葱湯。人說要導一個人喜歡上一款食物,先把最好的給他品嚐。一刻戀上,即使凡品未能匹敵,自此以後咱們也愛上了洋葱湯。


牛、羊、雞、豬咱們時有品嚐,儘管老伴也非常欣賞加拿大的牛扒,然而難得到訪,咱們當然希望試一試更特別的滋味。在餐牌裡看到一項海鮮價的”Game”。是甚麼遊戲?小的才疏學淺,卻碰巧在品酒的課堂中學到這個”Game”字其實亦解作野味。當外國人恨恨地罵中國民族茹毛飲血,其實他們也吃野味,只是類別不同。


遠古的時候人類於荒野生活,靠打獵為生,吃野味理所當然。當人類慢慢進化,與自然距離日遠,免疫系統演變出另一套功能,能適應污染,卻不能接觸野外。吃野味是錯的觀念其實不盡不實,只是時代變遷而引發出來的惡果。


是晚的”Game”是野鹿肉,在森林生活,野鹿臊肉味濃,而且肌肉結實,很有嚼口。小的淺嚐一片,將其餘的全歸老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