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無門》Son of Saul

主角以外完全虛化,這就是所謂「前清後矇」的淺景深效果,《天》將其發揮至極致。(網上圖片)

《天堂無門》Son of Saul乃今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由於小的餓藝術片餓的久已,兼乎這套電影在收費電視上畫的機會甚微,最後咱們便選擇到「圓方」商場欣賞這齣講述歐洲二戰時期的片集。

晨早十一時多上映,小的本以為自己應該可以如期到達,卻因受著前幾天的失眠疲累所影響,小的未有晨早起床。無奈在龐大的高鐵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下,尖沙咀以至西九龍柯士甸一帶幾乎是翻天覆地的亂作一團,嚴重塞車是常識罷!於是天意弄人,在平日時間鬆動、閒著沒事的時候,咱們出門便難得地路路暢通。然而,當是趕忙緊急,偏偏遇上好事多磨,這邊堵一堵,那邊塞一塞,然後再來個無限長的交通燈,三轉二、二轉一地一拖再拖……小的心焦如焚地看著時鐘,最討厭的無始無終情況不能倖免地發生了。

最後,咱們在電影開畫後的二十分鐘才進場,小的匆匆在院前遞上戲票,查票員還慢條斯理地顧著與在遠處的職員隔空閒聊。小的忍不住催促,票務員才回過神地為手中拿著十年的戲票撕拆。小的連洗手間也沒去,第一時間闖進戲院。

電影已來到中段,只見男主角在德軍的納粹集中營裡不斷地趕來趕去,為的就是尋找 RabbiRabbi是甚麼? Rabbi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宗教上的職銜,宛如天主基督的神父牧師,他們有宗教上的地位,有資格主持其宗教以內的不同儀式祭典。小的有點糊里糊塗,盲目地追隨著電影的鏡頭不斷地趕忙奔走,入目見到一堆又一堆被脫光衣服女人的屍體。男主角搬屍、推屍、摌石、修理門鎖,彷彿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被驅使著逼迫著幹些厭惡不堪的苦工。在男主角心中,唯一能讓他堅持下去的便是為他的「兒子」找到一位Rabbi,為他進行傳統猶太式的葬禮,保存著「兒子」完整的屍身,令他在死後能順利回歸天國。

在戲院場內小的感到故事有點不知所謂,而最難熬的還是導演那種講求真實的拍攝手法,提著攝影機不斷地追在男主角的後側,男主角奔波勞動,導演便跟著他不停地走走跑跑。鏡頭瘋狂搖晃,至令觀眾都喘不過氣來。然而,喘不過氣的原因非是源於拍攝手法所營造的壓迫感,而是出於鏡頭持續晃動弄得觀眾頭昏腦脹,差點兒想吐!

電影的劇情沒有故事性,一個垂死的集中營勞工為著完全不相識的孩童尋找宗教葬禮是完全的不合情理。男主角甚至認為尋找Rabbi比自己求存更為重要,更乖謬的是原來孩子跟本非屬他的兒子,只是在毒氣室裡偶然遇上的無辜孩童。

電影的拍攝手法與故事情節也都乏善可陳,唯一能稱許的大概是她能鐵鐵實實地展露在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的悲慘實況。工人們忙著處理同胞的屍體,而這份厭惡性的工作不能讓他們免於一死,只是區區地延遲數月,最終他朝君體也相同,再輪到新的勞工處理著自己的屍體。在這種絕望的環境裡,人們心中的唯一出口便變成了宗教上的慰藉,盲目地相信某些觀念,愚昧地為自身的困境賦予希望,這一切變得比生存更為重要。是故在貧困苦難的國家,人們便愈催迷信。

宗教可以是一雙面刃,得其所以能夠導人向善,宣揚正面訊息,維護國家以至世界的和平與和諧。反之亦能殺人害人,將自以為是的意念硬駕到別人身上,排誅異己,順我者倡、亦我者亡。渺小的蟻民最終只淪為陰謀家的棋子。思想意念各走極端,究竟那是出於宗教的大道還是領導與權貴的權謀手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