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母親節

在小的年紀尚幼的時代,咱們根本沒有特別地慶祝母節,那是西方人的玩意,傳統的中國婦女含辛茹苦不辭勞苦,那是一般中國女性秀外慧中的美德,加上古時候男尊女卑的觀念,女生相夫教子打理家頭細務都是應有的本份,沒有甚麼值得讚揚歌頌的。然而在殖民地的統治下,香港市民都不斷地接受西方的觀念與禮儀,漸漸地人們對母親節亦有了約干的印象。

小的記得在讀晝的時候,每逄踏入母親節,繪畫老師都會叫學生們設計一張母親節賀卡,用以送給母親。而最優秀的作品更會被張貼到校園的壁佈版上,讓全校的學生在進入學校與排隊等放學的時候都能欣賞。小的一向學術成績平庸,但卻喜歡美勞畫畫。所以自己的作品也曾被老師品評為佳作,能夠掛在壁佈版上耀武揚威。除此以外,老師亦曾教學生們剪接紙巾花,於是小的滿心歡喜,回到家裡將浴室內的廁紙一格一格地撕下來,用心地併砌出一束紙巾花來送給母親。尤記得母親見到此花,她還大讚:「白雪雪的紙花送殯嗎?真是多謝哂呵!」小的這才發現自己的一番心意拍到馬屁股裡去。

隨著年月的流逝,及至商家們愈來愈懂得有風駛艃,把母親節宣揚得舖天蓋地的目不睱給,將沒有慶祝母親節的子女打造成天煞的大不孝,忤逆之重罪名。另一方面,母親們亦樂意配合商家的技倆,老娘綿乾絮濕地把子女養育成人,得到些許回報獎勵也不算過份罷!於是,在雙方的合作無間下,母親節便發展成一隆重偉大的盛事。

不知由那一年開始,母親節成為了小的最討厭的節日。寧得罪小人,莫得罪女人。女人在骨節眼上的雕琢與怨恨千年記的本領總教人拜服至五體投地。當沒有比較爭逐尚自可,倘若競爭對手出現之時,本來沒相干的事情便變得很有所謂。為甚麼人家有的在正日裡慶祝,自家卻要備席到別的日子去?為甚麼自家只能吃午餐,外家則可享晚餐?為甚麼別人享用的是大餐,自己卻只是家常便餐?為何這一年這個兒子付出更多,那個女兒卻不夠落力?於是憤憤不平無限擴大,每逄初一十五都回顧重溫,年年月月地吐著款式不同意旨一致的有骨頭之說話,再在這位面前數另一位的壞話,反之亦然⋯⋯誓要以疲勞轟炸的態度與無所不用其極的招數逼迫對手就範,成為為我獨尊,雄霸天下的霸主。

做子女的雖然希望盡一切能力孝順父母,可是自家出一招黑臉比較,外家又施展死纏爛打,母親節正日的晚餐又只得一個,咱們能應酬招呼誰來著?

母親當然是偉大,小的無意貶底她們多年以來的付出與貢獻。只是孩子孝順與否,卻非是建築在一時三刻的表面功夫。當妳刻意在子女面對大讚別家的孩子多麼顧家孝順,逢週日也陪伴母親,那一家的兒子則在母親節的正日跟母親慶祝道賀。卻不想想這家的兒子刮了父母的一大筆錢財來置業安居,那個兒子的母親平日天天煲湯煮飯,讓兒子辛勞一天以後可享溫暖健康的住家飯。各有前因莫羨人,人比人比死人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