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炒牛肉 + 涼絆雲耳



大學的時候小的曾經有一別名喚作「蝸牛」。為甚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稱謂?皆因小的總給人一種慢條斯理的感覺,說話的節湊緩慢,行動輕輕柔柔,做甚麼彷彿都慢上半拍,施施然地不痛不癢。「蝸牛」這名字只屬於一小撮朋友的圍內稱呼,小的很懷緬這個稱謂,因這代表著一段青葱時的歲月,一份逝去了的回憶,朋友隨著年歲而漸漸疏遠,甚至重遇也不能肯定自己會否認得那曾經熟識的容顏⋯⋯

這一陣子又要上課,又要預備晚餐,對庸賴的小的來說生活變得非常繁忙。加上自己動作不夠爽手,為了不將晚飯的時間推遲,唯有技巧地在前一晚做更多的準備功夫。


有甚麼菜可以放在冰箱內儲存,拿上檯卻可即時享用?這當然屬涼絆菜式了!天氣酷熱,加上老伴最喜歡生冷飲食,做客涼絆菜,簡單又方便!


將乾雲耳洗淨浸水,《東張西望》講過雲耳若發泡太久會釋出毒素,有家庭曾因此中毒入院。莫說大台的節目低級欠質素,這資訊小的以前也懵然不知,如今便不會把雲耳、木耳等浸泡過夜,簡單地待上半句鐘,待食材脹大變軟即格水放乾。



發泡後的雲耳要放入滾水去灼一灼,至於要煲多久才算做熟又不至過火?不好意思,正宗大廚不會甚麼調味料、食材、火喉都度準份量。調味是適量,火喉則是適時。為了扮大廚,小的也遵從這個方案。把雲耳灼得「差不多」便可撈起放涼。


雲耳待用,小的隨之配製調味醃料,天馬行空的風格貫徹始終,調味方面是家裡見到有甚麼認為咬緣的便隨意地落一點點。蒜蓉麻油自然不可少,要令雲茸有酸味,精華所在便是鎮江醋。要怎樣才能使得食材帶起陣陣的香氣?在麻油以外還需加些許的酒,而最佳入此饌的美酒,推玫瑰露莫屬。玫瑰露酒有一股淡淡的馥郁,煮菜時總能神來之筆地為出品畫龍點睛。為令茶漬雲耳有更複雜的層次口味,小的再胡亂地添加上豉油、燒肉醬、蜜糖,還有一支由泰華僑老婆婆精製的疑似花椒油。將所有醬料完全混合,隨之把放涼的雲耳撈在一起,搞一搞讓每顆食材都沾上醬汁,便可放入冰箱裡冷凍。醃過夜,第二天便能享用。



時間關係,牛肉也是前一晚醃好放在冰箱裡備煮,醃料有豉油、麻油、糖、胡椒、辣椒粉、香草、生粉等。第二天放學回家,毋須多翻作業便馬上能用。可惜青菜方面就好難預先落功夫,因為蔬菜若洗好放入冰箱,食物反而更容易變壞。所以小的在回家的途中已作好部署,入門口第一時間把菜心沖洗再浸泡,然後才洗米煮飯。


在浸菜的期間小的鋪檯收拾整理清洗碗筷一腳踢,然後再把菜心過水沖洗。心理上認為農藥已被洗走,隨即開火烹調。平底鍋以油與蒜頭爆香,放下醃好的牛肉炒幾炒,待食材開始轉色,便把菜心一同入鑊烹煮。餐廳的做法會把牛肉拿開再炒菜,等菜炒得差不多始把牛肉回鑊。小的不知其中有甚麼玄機,但個人則不喜歡扭扭擰擰,乾脆一氣呵成。食落肚也不覺有甚麼大不同。菜心炒牛肉當然也適宜加些酒,不過這次小的不落貴價的玫瑰露,加點平民化的廣東米酒便可以了。



小的是日茹素,是故令弄了一碟菜心炒火菇。



簡單的晚飯出爐,怎麼還有幾隻蝦?這是姑姐贈送的隔夜菜,翻熱了便能加餸。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