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記 之 週末闖蕩


莫以為中環一帶之商業區只存在著大商場大酒店旗下的高級餐廳,於中上環一帶許多歷史悠久的街頭巷尾仍崇立著各式其色之小店地舖。即使是中環區工作的人員,也非是個個月球人、星球人,日日出入五星酒店食府,也非為一般打工仔所負擔得起。面對龐大的午市市場,於是那些地道美食應運而生。而且於中環的橫街窄巷更有不少廣為人識傳頌多年的老店,要逐家逐戶地品嚐?可非是一時三刻所能辦得到。


老伴知小的喜歡嘗新,更愛追尋隱世地痞食堂,每奉拜六到中環接放工,他都會找些新趣味讓倆小口子一同探索。這天咱們再次到訪又窄又斜的威靈頓街,吃的卻是一家名為「筷子記」的車仔麵檔。




於中午三時許到達餐廳,以為拜六的下午茶時段應該非常靜局,想不到「筷子記」竟人如潮湧,窄長的食堂幾是座無虛席。咱倆在門口向姐姐報上人數,姐姐隨即把咱們引領進內。不是罷!小的明明瞧見餐廳之所有圓桌經已滿席,如何再能安排?原來「筷子記」內有乾坤,在只能擺兩張圓桌的陝小空間裡頭竟尚有更窄更細的小方座,一直深入直進,長長的就彷似一枝筷子。難道「筷子記」因之得名?非也。當小的好不容易地迫入座位,發現牆頭貼有許多澳門的舊照。老伴解釋「筷子記」源自澳門,在香港開的只屬份號,故威靈頓街不會是原袓老店。





在陝小的二人方桌裡居然每檯也迫著四人,坐在圓接凳之上,每位食客都要盡力地把肩膀縮起,以免踫著對方。因著人滿之患,老伴與小的只能各只地相對而座,身邊則緊貼著另一位陌生的食客。「筷子記」麻雀雖小,五臟俱佺,筷子餐具給技巧地吊高了懸掛在牆邊,牆角的筆則方便食客在車仔麵之紙張上挑選揀餸。小的至愛的辣油與牙簽也都一應俱佺,更窩心的是居然食店還提供紙巾。吃辣麵又豈得不汗涕直流?許多舊式小店茶餐廳之紙巾需要用幾塊錢一包一包自己買,相對地「筷子記」便顯得豪氣兼窩心。



一般下午茶時段由二時左右延續到五至六時,有些斤斤計較的餐廳甚至將週末假日之下午茶時段推遲到三時才開始。至於「筷子記」沿用其豪爽風格,由兩點至晚上十時都屬開心下午茶。十點?對!是千真萬確的晚間十點!




吃車仔麵最重要的是她們之湯底,「筷子記」的秘製澳門醬油湯底以豉油作基石,一碗麵出場尚見著點點芝麻。這兒之出品是清湯裡帶著鹹味,相對而言小的比較喜歡偏濃烈,又有著許多鹹酸菜一類的惹味或麻辣湯底。然而在中環能以三十餘塊吃個午餐,這樣的價位絕對是沒的輸。難怪食堂其門如市,由朝到晚都維持座無虛席的狀態。



最值得一讚的還是她們的餸菜選項,連相對貴價之豬頸肉、肥牛等也有供應,至於老伴則揀了他鐘情的炸魚片頭。看著一碗三餸的車仔米粉,餸菜之份量十足,魚片頭尚有三粒,而豬頸肉與肥牛也為不少,這一碗車仔麵性價比著實一流。自家調製的豬頸肉與肥牛也做得不錯,配上一旁的有籽辣椒油,味蕾之刺激感驟然提昇。



由於老伴在公司已吃過午飯,故只叫了一客鹹牛肉三文冶。鹹牛冶是一貫水準,有時相隔一期沒有品嚐茶餐廳之罐頭鹹牛肉,會心絲絲地有點掛念呢!



「筷子記」是一個饒有風味的體驗,不過老伴說若非是與小的來,他才不會揀。因座位著實太逼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