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在多倫多這老家有著許多的親朋戚友,難得在市內的最後一晚,當然要來一回良朋知己相聚宴。加拿大是出名的移民國,早在97之前,有點能力的香港人都紛紛移民海外,溫哥華與多倫多正是其中兩個熱點。香港人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小社區,在唐人街甚至各地的小區域,中餐華人鋪頭隨處可見,餐廳裡的侍應店員講的都是咱們熟識的廣東話。這就是家的感覺。
是晚恩師相約了一班舊同夥,咱們來到市內一家名曰「龍港壹號」的中式酒樓享用晚膳。甫進場一系列中式的佈置,牆邊的魚缸裡放著許多的蝦蟹游魚,是日餐單不言而喻,咱們當然選用時令海鮮!
由當地的識途老馬領軍,咱們一圍9個人點了餐廳裡的龍蝦套餐。加拿大的龍蝦要比波士頓的優勝,卻不及澳洲的出色。然而小的孤陋寡聞,覺得加拿大與波士頓都是附近海域,相信出品亦會差不多。根據經驗小的認為波士頓龍蝦總是細細隻,質地堅實沒有甚麼肉好吃。及至店員推著一車的加拿大龍蝦出場,小的才告大開眼界。
一車的龍蝦用平常酒樓放杯碟的碩大膠盤子載著,裡面全部均是大大隻的龍蝦。牠們的體型龐大,最厲害的一隻甚至乎有小的半個身子的份量。如廝驚人的龐然巨物小的從未見聞,小的倆這港粲隨即興奮地拍照留念,老伴還兩手提著龍蝦的爪子影相。小的知道自己若碰了牠便會產生更多的感情,這邊提著牠興致勃勃,一瞬間隨即送往炮廚,然後便成為磚俎上的魚肉,虛偽的善心總有點不忍。
只是這一刻的慈悲沒有維持多久,當一碟酥炸龍蝦出場時涎沫已充昏了頭腦。「龍港一號」的龍蝦出品不能以一碟碟來形容,其量詞應換作一座座。龍蝦在碩大的長方形碟子裡層層疊疊,如山堆積。最後小的乾脆將之命名為「龍蝦山」。
如廝龐大的龍蝦當然夠肉,夾來夾去每一件均是啖啖肉。而且以為太老的龍蝦會顯得堅靱?吃著感覺也不然,儘管食材肉質結實,卻不會見得咀嚼困難。雖然西洋地方的炸物總是有點兒猛火太乾,幸好龍蝦勝在夠厚肉,在表層乾脆的外皮之下仍能吃出龍蝦甜美的核心。
一座驚為天人的龍蝦山只有肉身,至於兩爪便以清蒸的煮法呈獻。龍蝦是非常獨特的食材,一隻龍蝦其指爪與身軀分別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味道。雖然小的較欣賞肉身,但指爪的滑膩口感配以清蒸則更能突顯其豐富濃重的海洋氣息。
為了配合海鮮,主人家專誠帶了支白酒,不過由於主菜太也出眾,美酒便給變成配角了。
雖然要征服此山絕對能填飽各人的肚子,然而只得一道菜卻略嫌太寡。龍蝦套餐除了龍蝦,尚有甘甜滋潤的老火湯。另外還有蒸魚和雞。
幸好一條蒸斑魚的份量不大,當地人表示這條魚便不及香港的好吃。小的啖之亦然,是龍蝦吃得太飽還是港人喜愛的海魚始終還是香港好?
黃油雞肉質比較結實,除了因為品種好可能是廚師的出品屬於全熟,不似咱們平日吃的在半熟與全熟之間的精煉火喉,骨髓見紅,肉身則為剛剛好。
最後一客楊州炒飯能見到一隻隻的鮮蝦,可惜小的實在太飽,兼且自己向來不好飯,所以就此略過。
甜品為杞子桂花膏與腰果餅,非是小的杯茶卻勝在可以淺嚐不見飽肚。
良朋知己多相聚,天馬行空風花雪月。最後咱們都捧著滿滿的腹子滿足地歸航。
留言
張貼留言